而从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发明以来,情况就更糟糕了,开始不断有人高喊着“隐私已经终结”。你看,相机和摄像头的发明,便利了对人的偷拍和监控;电报和电话的发明则让我们更容易遭到窃听;计算机的发明,让个人隐私传播更加方便;而一定规模的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码倒卖市场的形成也大多得益于此。从技术上来说,我们痛心疾首的徐玉玉案的根源,也在于此。
需要指出的一点是,吴敦义目前负债累累的处境,与蔡当局早前通过的“不当党产处理条例”紧密相关。在蔡英文亲自下令下,“不当党产条例”于2016年7月25日通过,次月12日正式生效,仅仅20天之后,“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”就于2016年8月31日挂牌运作。有台媒报道称,由于“党产会”匆促上路,来不及借调公务员成为编制人员,为此,只能大量找聘用人员“代打”。蔡当局迫不及待清算国民党党产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。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2015年5月,哈尔滨一小区的张女士反映,前几天小区居民楼电梯内的广告进行了更新,她起初没有在意,突然有一天,孩子问她:“妈妈,广告上那个卡通人物开着‘机关枪’在干什么?”她这才注意到,这则广告卖的是避孕套和卫生巾,卡通人物的造型很夸张。特别是避孕套的广告上面,一个卡通人物骑着摩托车,裆部架着“机关枪”,虽然隐晦但很不雅观。




